近年来,受少子老龄化问题加剧的影响,日本不断优化面向外国人的就业政策,不仅放宽了工作签证的申请条件,还着力改善劳动环境,积极吸引海外人才。与此同时,日本政府还设定了“接收40万名国际留学生”的目标,希望通过留学渠道,将优秀人才引导至日本长期发展。
然而,对许多外国人来说,日本在语言、文化、职场规则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仍存在显著差异。那么,对于计划赴日工作的朋友而言,究竟是直接申请工作签证赴日就业更合适,还是先通过留学过渡再求职更容易?下面我们对这两种路径进行详细对比分析。
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《外国人雇佣状况》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10月底,在日本工作的外国劳动者总数约为230.26万人。
从在留资格类别来看:
持有“技术·人文知识·国际业务”“高度人才”“特定技能”等专门技术类签证的人数最多,达71.88万人,占总数的31.2%;
“技能实习生”占比为20.4%;
以“资格外活动”身份工作(主要包括持留学签证期间打工)的占17.3%;
而以“定住者”“永住者”或“日本人配偶”等非工作目的在留身份就业的,占比27.3%。
由此可见,绝大多数外国人实际上是通过直接申请工作签证赴日就业的。
优势:
若具备大学学历或特定专业技能,并掌握一定日语能力,即可直接申请工作签证;
无需经历留学阶段,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;
能够更快获得收入,实现经济独立。
挑战:
初到日本,可能面临语言沟通障碍和职场文化适应困难;
缺乏本地人脉及对社会环境的了解,初期融入压力较大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外国人选择将留学作为赴日就业的“跳板”。除了完成大学学位后求职外,也有不少人先进入语言学校,在提升日语能力的同时积极寻找工作机会。一旦获得企业录用,便可申请将在留资格变更为工作类签证。
据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统计,2021年共有31,955名留学生申请变更为工作类在留资格,其中超过80%成功转为“技术·人文知识·国际业务”签证。
优势:
有充足时间系统提升日语水平,深入了解日本社会与职场文化;
在校期间可通过实习、社团活动、兼职等途径积累人脉资源;
拥有日本正规学历(尤其是大学学历)在求职市场上更具竞争力;
多数高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及校企合作项目,有助于顺利过渡到职场。
挑战:
需投入较长时间和较高的经济成本(语言学校相对费用较低);
若未能在毕业前找到合适工作,可能面临签证到期后必须离境的风险。
两种方式各有利弊,关键在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判断:
如果你学历达标、具备一定日语基础,或在日本已有亲友支持,那么直接申请工作签证赴日就业是高效可行的选择。当前日本劳动力严重短缺,即使日语仅达到基础交流水平,也有大量岗位可供选择。
如果你日语能力较弱、缺乏海外生活经验,或希望更稳妥地融入日本社会,那么通过留学过渡会是更稳妥的路径。特别是语言学校,作为成本较低、门槛相对友好的入门方式,值得认真考虑。
无论选择哪条道路,提前做好规划、持续提升语言能力、深入了解目标行业的需求,都是成功赴日工作的关键所在。

